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交流 »

首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2013年12月21日,由我校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首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成功举行。代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顶级研究水平的的一批专家学者出席本届论坛,围绕“大国关系和周边外交”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与会嘉宾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和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新华网、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媒体派出记者对本届论坛进行采访报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王玲到会致开幕辞。王书记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现状,并且针对大国关系现状发表了看法。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秦亚青教授代表与会嘉宾致辞,向首届UIBE高端政治经济论坛的开幕表示祝贺。

 

 

    在第一单元关于“大国外交与新兴大国关系”的讨论中,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指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应当与时俱进,并与周边战略相配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列出中美关系中的三个重点:中国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便利,美国需要适应中国崛起,中国需要明确自身权利界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少军研究员重点讨论了双重身份对中国战略定位的限制,认为只有通过“民富”才能实现“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强调了中日、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认为中国应当发挥更多主动性,在大国关系建设中守住底线,积极出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教授从世界权力财富再分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世界经济结构转型和新安全挑战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秦亚青教授从体系单元和体系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体系转型的相互关联,从学理层面指出“双重转型”的重要意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从中美相互竞争、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等方面分析了新型大国关系的特点,并提出了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问题和路径。《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教授《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主持了这一单元的讨论,给出了富有见解的点评。

 

    在第二单元关于“中国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的研讨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从历史视角分析了中苏、中越等周边外交,强调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总体和平态势和日益紧张局面,指出建构东亚共同体意识、促进繁荣、控制危机等维度对于中国外交战略至关重要;《现代国际关系》主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林利民研究员针对“世界经济西降东升”、“美国地位变化”、“美国国际角色”、“中国在美国国际战略中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世界经济秩序调整和中国调整周边战略的重要性;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唐永胜教授概括了中国周边局势的“融合”和“变化”,指出大国关系已经进入战略磨合期,中国需从大战略高度出发建设周边关系;《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教授强调地区战略、次区域合作在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他还指出了务实外交和软实力培育对提升周边外交水平的积极意义;清华大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教授围绕亚太地区大国动向、美国防御性亚太战略、日本改变战后体制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中国外交应当“内紧外松”;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苏浩教授侧重地区秩序建设,在政治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考虑中国对东盟关系,思考中国-东盟战略共同体、新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安全性协调的可行性;外交部港澳台司马占武副司长总结了2013年中国外交局面,尤其介绍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周边外交的谋划、中国外交新思路和经济外交的特殊地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成教授评价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开局、中国外交的“半岛加海岛”重点和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经验教训。

 

   

    最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在论坛总结环节中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谢意。戴院长表示,为打造具有贸大特色的国际关系研究品牌, 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今后将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每年举办一届。论坛将聚集一批国内顶级研究水平的学者,追踪国际关系研究的最新前沿问题,通过富有深度的交流研讨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外交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报道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