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研究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全球治理博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的政治学、国际政治及全球治理理论素养,国际化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理论研究、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该专业博士生应该能够紧密跟踪、把握和推进全球治理理论前沿,并能将有关理论应用于分析解决全球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与重大战略问题。

二、专业要求

  1. 在熟练掌握政治学学科理论基础上,熟悉并系统获取全球治理专业知识,把握本专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趋势,能够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性研究。
  2. 能够准确、充分地运用中英文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了解学术发表的基本流程,掌握本领域知名学术期刊的特点和要求,能够在本专业中文核心期刊或知名英文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3. 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重大研究课题的选题,承担并能独立完成国家、省(市)或部、委科研项目;能够独立撰写专家建议,为党政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分析。
  4. 能够独立讲授本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能够使用英语直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研究方向

  1.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2. 全球安全治理
  3. 全球经济治理
  4.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

四、学习形式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四年。在校生休复学、出国、延长学习年限等的具体申请办法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

五、总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最低学分要求为26学分,其中包括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

六、课程设置

  1. 课程学分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15学分,选修课10学分。
  (1)学位公共课          4学分
  (2)学位基础课          7学分
  (3)专业必修课          4学分
  (4)专业选修课 不少于6学分
  (5)跨专业选修课
  2. 研究生选课、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学分替代等严格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办法》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主要培养环节

  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学分)
  采用在线慕课形式进行,研究生可选择秋或春季学期课程开放期间自主学习、参加线上考试。课程成绩由观看视频、平时作业、讨论和期末考试四部分构成,成绩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2. 主文献阅读(不计学分)
  在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之前(第4学期),提交一篇不少于20000字的文献综述,须涵盖专业主文献及与研究选题直接相关的学术文献不少于50篇(部),由学院组织专家就文献综述质量进行评定。
  3. 教学实践(不计学分)
  博士生应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实践工作,具体方式为协助导师或学院教师课堂授课、批改作业、准备授课材料、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课后学习等。学院鼓励博士生担任导师或学院教师具体课程一学期的助教。博士生需在毕业资格审核前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并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
  4. 学术报告(不计学分)
  学院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本学科学术年会、研讨会、研究生学术沙龙、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听取 20 次以上本校及本院组织的学术报告;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2次公开学术报告,博士生本人提交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发言可作为公开学术报告计算。如为校内学术报告,报告对象应包括本人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代表。学术报告记载表经导师签字自行留存,于申请答辩前提交学院审核。

八、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

  1. 本学科各专业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已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合格;
  (2)已修满培养计划内规定的学分,且各课程、环节成绩合格;
  (3)符合学校学籍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
  (4)已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2.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外审、答辩等应严格参照我校研究生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 本专业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九、培养计划及专业阅读书目


全球治理博士培养计划

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适用年级: 2021

学科专业名称:全球治理

学科专业代码:0302Z1


方案总要求

总学分 不低于26学分

学位公共课

4学分

学位基础课

7学分

必修环节

1学分

专业必修课

4学分

专业选修课

总学分 不低于6学分

跨专业选修课

计入总学分

补硕士课

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是否学位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学位公共课

08166001

政治学专业英语

2

32

13006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2

学位基础课

08346001

政治学前沿问题

3

48

08356001

比较政治学前沿问题

2

32

08366001

国际政治与外交学前沿

2

32

必修环节

BXHJ501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



专业必修课

08366004

国际政治原著选读

2

32

08366008

国际问题研究方法与设计

2

32

专业选修课

08346005

国家理论专题研究

2

32

08366002

世界政治与全球治理专题

2

32

08366003

区域国别专题

2

32

08366007

国际战略与中国对外关系专题

2

32

L0835601

中国政治专题

2

32


专业阅读书目

1[]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
[]乌尔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罗伯特基欧汉著.门洪华译.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著.王生才译.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
[]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著.曹荣湘,龙虎译.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
[]奥兰扬著.陈玉刚,薄燕译.世界事务中的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
[]奥兰扬著.杨剑,孙凯译.复合系统:人类世的全球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10
[]安德鲁赫里尔著.林曦译.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1
[]斯科特巴雷特著.黄志虎译.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2
[]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著.黄仁伟等译.国际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
[]刘易斯波利,威廉科尔曼主编.曹荣湘等译.全球秩序:剧变世界中的机构、制度与自主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
[]斯蒂文伯恩斯坦,威廉科尔曼著.丁开杰等译.不确定的合法性: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共同体、权力和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5
[]斯蒂芬斯特里特,约翰韦弗,威廉科尔曼著.陈家刚等译.帝国与自主性: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时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
[]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韩召颖著.孙英丽译.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
.陈家刚.全球治理:概念与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18
.杨雪冬,王浩.全球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9
.尹继武,李月军.全球安全、冲突及其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
  20
.蔡拓,杨雪冬,吴志成等.全球治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1
.蔡拓.全球学与全球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2
.秦亚青.全球治理:多元世界的秩序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
  23
.庞中英.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4
Jeam-Robert Leguey-Feillus. Global Governance   Diplomacy: The Critical Role of Diplomacy in Addressing Global Problem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17.
  25
Michael Zürn. A Theory of Global Governance:   Authority, Legitimacy, and Contest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