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研究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外交学博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政治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外交学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和分析手段,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外交外事部门、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以及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和战略规划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该专业博士生应该能够紧密跟踪当代国际关系与外交学理论前沿,有能力验证、拓展或突破外交学前沿理论。

二、专业要求

  1. 具备扎实的政治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外交学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先进的科研方法和分析手段,就本专业领域的特定主题展开专门研究。
  2. 能够准确、充分地运用中英文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了解学术发表的基本流程,掌握本领域知名学术期刊的特点和要求,能够在本专业中文核心期刊或知名英文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3. 能够熟悉并查阅与本学科相关的中英文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熟知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
  4. 能够独立开设本专业本科和硕士层次的专业课程,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研究方向

  1. 外交学理论
  2. 中国外交政策
  3. 公共外交研究
  4. 经济外交研究

四、学习形式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四年。在校生休复学、出国、延长学习年限等的具体申请办法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

五、总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最低学分要求为26学分,其中包括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

六、课程设置

  1. 课程学分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15学分,选修课10学分。
  (1)学位公共课          4学分
  (2)学位基础课          7学分
  (3)专业必修课          4学分
  (4)专业选修课 不少于6学分
  (5)跨专业选修课
  2. 研究生选课、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学分替代等严格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办法》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主要培养环节

  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学分)
  采用在线慕课形式进行,研究生可选择秋或春季学期课程开放期间自主学习、参加线上考试。课程成绩由观看视频、平时作业、讨论和期末考试四部分构成,成绩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2. 主文献阅读(不计学分)
  在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之前(第4学期),提交一篇不少于20000字的文献综述,须涵盖专业主文献及与研究选题直接相关的学术文献不少于50篇(部),由学院组织专家就文献综述质量进行评定。
  3. 教学实践(不计学分)
  博士生应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实践工作,具体方式为协助导师或学院教师课堂授课、批改作业、准备授课材料、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课后学习等。学院鼓励博士生担任导师或学院教师具体课程一学期的助教。博士生需在毕业资格审核前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并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
  4. 学术报告(不计学分)
  学院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本学科学术年会、研讨会、研究生学术沙龙、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听取 20 次以上本校及本院组织的学术报告;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2次公开学术报告,博士生本人提交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发言可作为公开学术报告计算。如为校内学术报告,报告对象应包括本人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代表。学术报告记载表经导师签字自行留存,于申请答辩前提交学院审核。

八、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

  1. 本学科各专业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已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合格;
  (2)已修满培养计划内规定的学分,且各课程、环节成绩合格;
  (3)符合学校学籍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
  (4)已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2.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外审、答辩等应严格参照我校研究生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 本专业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九、培养计划及专业阅读书目


外交学博士培养计划

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适用年级: 2021

学科专业名称:外交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208


方案总要求

总学分 不低于26学分

学位公共课

4学分

学位基础课

7学分

必修环节

1学分

专业必修课

4学分

专业选修课

总学分 不低于6学分

跨专业选修课

计入总学分

补硕士课

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是否学位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学位公共课

08166001

政治学专业英语

2

32

13006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2

学位基础课

08346001

政治学前沿问题

3

48

08356001

比较政治学前沿问题

2

32

08366001

国际政治与外交学前沿

2

32

必修环节

BXHJ501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



专业必修课

08366004

国际政治原著选读

2

32

08366008

国际问题研究方法与设计

2

32

专业选修课

08346005

国家理论专题研究

2

32

08366002

世界政治与全球治理专题

2

32

08366003

区域国别专题

2

32

08366007

国际战略与中国对外关系专题

2

32

L0835601

中国政治专题

2

32


专业阅读书目

1.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何茂春,张冀兵.经济外交事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
.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
.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
  5
.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7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8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0
[]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2
  11
[]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
[]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13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4
[]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15
[]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16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7
[]杰夫贝里奇,莫里斯基恩斯-索珀.外交理论:从马基雅弗利到基辛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
[]杰夫贝里奇.外交理论与实践.庞中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
[] R•P•巴斯顿.现代外交.赵怀普,周启朋,刘超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0
[]布里吉特斯塔奇,马克波义耳,乔纳森维尔肯菲尔德.外交谈判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
[]诺曼里奇.大国外交: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2
Wal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Simmons,e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2.
  23
Christian   Reus-Smit and Duncan Snida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4
John Baylis,   Steve Smith and Patricia Owen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5
Katzenstein,   Peter J.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