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团委
团学活动
【专访】曲纪琛:初探国政学科之美,坚定初心步履不停
(院新闻网讯 记者 伊佳丽)
【人物简介】曲纪琛,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国际政治(公共外交)专业本科生。本科期间担任年级大班长。多次获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实习于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欧盟商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华办事处。曾担任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访学青年代表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志愿者,并赴法国、意大利开展孔子学院与中国公共外交主题研究。曾获校羽毛球赛男双亚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和中国日报社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放弃保研北大深研院,获全额奖学金即将赴欧洲大学学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攻读跨国治理硕士。
自在、自知与自律
在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中参与志愿服务;在TBC与外国伙伴分享中国故事;也曾在“服饰风尚大赛”的T台上一展风采;在羽毛球场上肆意奔跑、倾洒汗水……翻开曲纪琛的简历,可瞥见他多彩大学生活的其中一角。在给自己创造更多选择的同时,他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他是自知的、自信的、自在的,亦是自律的。能够兜转于繁重学业、各项活动与实习工作当中并始终自如,离不开曲纪琛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时间紧任务重之时,高效是相当重要的。他会将自己手头上的待完成事项整合为清单,分清轻重缓急,再利用好每一个碎片时间完成每一件事。当这些“碎片”被联系在一起时,最终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在多个领域都有较大的收获。
“虽有曲折,但终得偿所愿。”曲纪琛在回顾大学时光时如是说。
曲纪琛为自己的未来设想了无数种可能。自大三始,他遇到了较多好的机遇,同时也放弃了一些看似好的机会。从外交部人才遴选考试到保研夏令营,他在此中磨练自我,找寻自我。在充分考量自身的兴趣与职业规划后,曲纪琛最终选择了申请出国。他坦言道:“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学的是什么,也需要尽早厘清自己大学发展的路线。优秀的定义是多样的,在迷茫之时,尝试找到自己的wannabe,再勇敢踏出第一步。”选择的过程是挣扎的、艰辛的,等待的过程是焦虑的、煎熬的,但无论如何,总需相信:先前的努力将为往后的结果埋下伏笔。
三里屯东街的春秋冬夏
进入国际组织工作,是曲纪琛自高中始便有的“小梦想”之一。大学所学习的国际政治专业让他离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现今在国际组织的实习工作对曲纪琛而言,是获益良多的独特体验。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他参与了与沙漠蝗灾、COVID-19等议题相关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在丹麦驻华大使馆,他撰写了与雄安新区、珠港澳大桥到“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关系议程等主题相关的英文报告;参与筹划了大使馆圣诞节、熊猫开放日等公共外交活动。学科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让他收获了更宽广的视野。
国际组织内灵活自由、积极上进的组织文化,同样让曲纪琛感触良多。他恳切地说:“在国际组织真的能遇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期实习伙伴,也可能是你的上级,这些人都会给予你莫大的帮助。”同事对国际公共事业的热忱与投入深深鼓舞了他,他希望自己将来也同样能够成为国家、世界公益力量中的一份子。
提及在国际组织实习时自身须具备的条件,曲纪琛表示语言确实是第一关。他过往的实习面试及日常的会议、工作交流基本以全英文为主,这就要求较高水准的口语表达及语言应用能力。他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可以通过成为英语红色助手,参加TAR等活动多去创造大胆去说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此外,在日常学习养成的专业素质也给曲纪琛的实习工作带来了很大助益。虽然平时的学习中未必会能直接获取到与实习工作相衔接的实际知识,但在日常学术训练中一步步养成的思维习惯、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都能对工作质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向远方而步履不停
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必须走进它的土地,感受它的魅力。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习使曲纪琛进一步萌发了外出看世界的想法。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知,当中欧关系成为他的研究兴趣之后,他向外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常坚定。
大三,曲纪琛跟随学校赴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进行访学,在万国宫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参赞的讲座研讨,他更深刻地了解到WTO改革议程中的国际纷争,增进了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合作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国际环境与国内决策的重要联系。跟随孔子学院的对外交流团队,曲纪琛在法国巴黎的街头停停走走,试图触碰此座都市的优雅动人;站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双塔之上,俯瞰这座古城的沧桑印记;在孔子学院里,他与那些深爱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友人热切交流……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而留下的精彩印记,给曲纪琛带来了全新的体会。
在不同的欧洲国家游走,曲纪琛留意于那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并在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而有所得。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前往佛罗伦萨,开始下一段全新的际遇。攻读跨国治理硕士,是他已知领域的拓展,也正是他所期待的——基于本科专业基础之上对多元可能的探索。
后记
在访谈的过程中,曲纪琛亲切温和地跟我讲述着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与感受,他表达了对于学院和各位老师的感谢。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温柔自然的态度都令我印象颇深,四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最后,他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段话送给正在阅读的你,“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愿君鸿鹄万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