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团委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 » 学院团委 » 团学活动 »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讲座成功举办

       20161124,国际关系学院在诚信楼83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研究生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讲座。

    此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央党校讲师曾毅女士。讲座中,她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九年求学生涯的研究历程,并就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国际关系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航敏和辅导员陆闯也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戴长征院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曾毅博士的学术成就,并鼓励大家学习曾毅博士潜心学术、刻苦钻研的研究精神。



    随后,曾毅博士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政治学培养中所采用的规范方法。她指出,人大的政治学教学以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理论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视野开阔性。同时,曾毅博士也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

    她从纵向的历史层面和横向的国际视野层面梳理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在寻找研究问题方面,曾毅博士指出,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观察和思考来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视野要开阔,不要将问题过于细化,给自己带上紧箍咒。她带领大家梳理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并以美国大选为切入点,指出了美国政治中出现的精英与底层民众脱节的现象,引导大家回顾美国的各种现代化理论,同时鼓励大家反思现代化理论引导下的美国社会。

 
    接下来,曾毅博士提到了比较政治制度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她指出,美国的比较政治目的在于以美国政治制度为蓝本去指导落后国家的发展。比较政治学的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大国总是标准的制定者,但此标准是否公允还有待探讨。中国不应亦步亦趋,而是应该积极思考自己所要采取的战略,争当规则制定者。

    此外,曾毅博士认为,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读书时要带着质疑的心态,尤其是读政治学的经典著作时,应注意将作者的思想与其时代背景相结合,既要关注不同时代作者的理论思想,也要思考其当时所处时代面临的问题,更要研究这些理论阐述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最后,曾毅博士谈到,学习的意义在于了解真相和增长智慧,这个过程并不痛苦而是快乐的。因此,她给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提出了三个建议,即拼图式的研究、地质勘探式的研究和快乐的研究。她鼓励大家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多观察世界,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紧贴现实的土壤,从问题出发整理材料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曾毅博士谈到了自己对于平衡学生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看法。她认为,参与学生工作可以锻炼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但保证学习成绩是前提,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合理分配时间。在读书方法方面,曾毅博士则提到,读书要善于联系,要有方法意识,要将课本上讲的关于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抽象出来分门别类,这样阅读其他书籍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戴长征院长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他指出,政治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辨性,研究生们应该多读书、多思考,抓住真正的问题去做研究,多下功夫才能有提高。同时,他鼓励各位同学学习曾毅博士潜心学术、刻苦钻研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