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
团日活动
方遒挥斥,同学少年——2013级冀嘉昱专访
人物简介
Q:学长好,很高兴能够对学长进行采访!学长中学时就积极参加有关国际交流的活动,高中时时校模拟联合国的学术总监,大学时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是如何进行人生规划并明确方向的?
A:高中的时候因为学校机会比较多,高一的时候跟老师去加州蒙特雷参加一个国关的学术论坛,去了之后感觉自己对国际关系挺有兴趣的。高一高二的时候一直在进行模联的比赛,高二的时候学校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去了法国交换,得到了很多收获。在法国那段时间基本上把整个巴黎跑了个遍,他们学校又在拉丁区,就是他们最核心的地方,离圣母院特别近,你就很能感受到法国的文化,就是那种欧陆文化给你的冲击,也有很强的古典氛围,是开拓视野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其实我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学习国际关系,有了接触就会考虑自己以后要不要尝试去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同时我觉得在电视台也挺好的,可能剪片子、做片子啊,也挺高兴的。当时觉得这两个方向是自己以后上大学后最想认真学习的。后来选了国关是因为我真的觉得一方面拍电影做导演我真的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觉得学习国关这个专业有一种挺强的情怀在里边,尤其是从蒙特雷那次回来以后觉得我们想发出来的声音、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很独到的,我们有很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也有很大的平台去展现我们所拥有的智慧,但是我们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去展现?有很多很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学习,这就是我当时决定学习国关的原因。自己真的想在这个领域里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方面是把中国带进去,另一方面是能做一些对这个世界有意义的事情。觉得国关这一条路更适合自己,而且导演的事情以后也可以实现。Q:那学长目前在申请出国,出国以后有什么规划吗?
A:出国以后就是去美国读两年的研究生吧,我的暂时的规划是读完研究生能够在美国那边工作三到五年,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之后,想去欧洲再工作一段时间,也希望到世界各地跑一跑。以后自己想做一些关于文化保护类的,比如NGO(非政府组织),更多的去发掘、去了解,或者是更好的帮助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传承下去。但只是目前的想法,我还想四十岁以后去当个导演,拍个片子什么的(笑)。
Q:学长是放弃了保研资格选择出国的,在面临多个选择时都是如何处理的?
A:我觉得面对选择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挺难的,因为很多人,包括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前提是多去接触、多去做、多去想,你把这些想法和你的行动都汇集到一起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那么难了,因为你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但是你有时候会面临很多的选择,就是你觉得放弃这个东西是不是值得。有的时候如果你在该做选择的时候没做选择,就会面对很糟糕的后果,或是对当初的一种后悔;但是如果你做了这个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是对是错,或者说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你在这个时机做了,你可能就走上了一条更能够促进你成长的道路,所以如果你看的只是结果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畏惧。再说你看的是做选择这个过程,你更多的是明白了自己做出选择的原因,你得到的东西在那结果的一瞬间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过程中有很多体会的。
Q:还有就是你刚刚说在加州伯克利的分校读暑校,能和我们说说那段经历吗?
A:那段经历特别特别宝贵。当时我选了两门课,一门是美国政治,就是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一门是Present In Big Data,讲的是和数据与心理学有关的。选这两门课的原因是,一方面想选与本专业有关的一门课程。大家真的在这门课上很积极,时刻都会有人打断来提问题,频繁的和教授产生互动,对不止是一些历史事件,更多的是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很多反复的思考。比如说,我的教授不会让我们去记美国有多少个参议员的席位或者是怎么分配的,他会让你去明白当初美国为什么会选择了最后的康州妥协(康涅狄格州妥协案),和对比另外的两个方案,它的优点缺点在哪,其实这个就是远比你去记忆或背诵那些知识要有意义的多。课堂上你会很深入的去思考这些问题,它会有一个主线来解释整个知识,比如我们当时美国政治,主线就是Collective Action,它有两种成本,一种叫交易成本,一种叫共识成本,你任何一个制度的设计都是建立在这两种成本之上的。究竟如何去平衡这两种成本,这两种成本的变化或者是对最后的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贯穿很多政治学里的制度设计的,你通过这一门课会了解到更多更本质的一些原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在这门课里面,你会扎扎实实学到一些关于论文写作和学术写作上面的一些内容。我第一篇论文说的是Federalism,就是你认为联邦制好在哪里;我当时写的时候只得了一个B-,写得很烂,自己也很沮丧,但是你每次去找教授,教授会一点一点的告诉你,你这个地方用词不好,你这个地方用的例子不好,你这个地方逻辑不够清晰严谨,他会帮助你,告诉你下一篇论文要怎么写。第二篇论文我写的是Do A Presidency,美国总统的两种身份,最后得了A-,我们当时的成绩是如果你第二篇写得比第一篇好的话,就取你第二篇的成绩,所以当时还挺开心的,起码知道了做一个论题去怎样论证它是最合理、最具说服力的,同时你也知道了怎样去援引其他学者的观点来去佐证你的观点。Q:那你们课前都要做什么准备?
A:第三点就是说这个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你会有很多学习的内容,我每天可能需要读一百多页的阅读材料,要把它都读了,上课时才能够充分的和教授讨论这些内容。那段时间真的读了很多东西,你会发现很多之前的人是怎么想的,现在的人是怎么想的,那么教材里面给的一个基本逻辑是什么,你有没有对这些逻辑提出质疑或者你的看法,所以你就会提高的很快,你就会有很强的学术批判能力;这些能力是你去做学术,或者是你在工作里面都很需要的,所以美国政治对于我的收获还是挺多的。特别是结束了以后,这个教授现在还在给我写推荐信,现在我们俩聊的也挺多的,还挺有感触的,也挺希望以后在研究生能多学一些,提升一下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另一门课叫Present In Big Data, 讲的是社会心理的,这门课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谨,但是它挺前沿的,因为是做大数据和心理学的关系。我觉得这门课最好的一点是,它尽力去想办法,把你所学的东西和你的专业联系起来,这节课最后每个人要做一个project,我选择的是通过美国参议员的社交网络大数据来预测他们在军事扩张法案上的投票结果,就是他们会投yes还是no还是投弃权,是这么一个模型。所以你从这门课会学到很多,比如说学科交叉,或者是如何把工具应用到研究当中这种能力。这个课上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论文,或者是每一次阅读,你都能够从里面了解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是我们学术研究里面很欠缺的东西。
除了学术上的这些,也参与了当地一些学生的生活,看了很多电影,也去了很多地方玩儿,那种生活很充实。每天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习、看书,拿出一个下午可能会出去打网球、看电影,每天都很充实,特别快乐。Q:还有一个就是,你是模拟面试大赛的冠军,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以后去面试要注意的地方吗?
A:其实我觉得模面跟真正的面试差距还挺大的,包括我觉得自己得这个冠军其实也挺幸运的,有很多幸运的因素在里边。在进决赛之前的那个淘汰赛,当时是选8个人嘛,比赛的前五名是直接进决赛,然后从剩下的人里面随便选。当时我们台上站了有25个人,然后底下的评委就从里边随便挑3个人,然后可能看眼缘儿吧,就把我挑上了(笑)。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说服力,但是如果说要给一点建议的话,就是一定要做到对自己足够了解,也要对你想去面试的公司足够了解,就是你要事先做好准备。那怎么做准备呢,其实挺简单的,了解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要把自己的简历做好,要去了解你做过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能体现出你的哪些能力,你这些能力在日后对这个公司有什么用,或者你这个职位有哪些意义;了解公司,就是你要去了解你应聘的职位是什么,它需要有什么样能力的人;这个公司它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那你来这个公司是为了什么。
Q:那自我介绍的话,一般时间很短嘛,你大概都会说点什么?
A:我觉得这个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公司来确定你具体的模式,不同公司喜欢不同风格的自我介绍,比如说你去咨询的公司,它需要你的逻辑性非常强,,你要给面试官一个经历来支撑、证明你拥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你要去公关公司面试,它可能更在意的是你讲故事的能力;如果你要去NGO啊,自我介绍更多的是要体现出来你多方面的素质。总而言之,不管你去面那个公司,最核心的一点是你不要忘了面试是你和公司的事情,永远不是你只是在介绍你自己。所以就不要懒啦,还是要好好准备。Q:学长对网球、音乐、话剧、电影、旅游都有很大的兴趣,是如何平衡爱好与学业并一直坚持这些爱好的呢?
A:我觉得爱好之所以被称为爱好,是因为你真正的爱它。既然你有这个爱好,你就不要去压抑它,这是第一步。有的人会觉得我一定要为了我的学习放弃这些爱好,或者是为了我的工作放弃我的爱好,感觉自己做了很大的牺牲,我觉得这个出发点就不对,你应该想办法去平衡;另一方面就是你的思维,你要明白你的爱好和工作学习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觉得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活的快乐一点,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我很喜欢我这个专业,喜欢学习这个专业的内容,那我也很喜欢看电影,我就会去经常看电影。如果你明白自己真的很喜欢它们,那下一步就是很合理的去安排它们,尽量避免去做一些你不喜欢而且你又觉得没有价值的事情,这是第一步。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时间,其实就是你花了很多时间在你不喜欢或者觉得做了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排出优先级,学习确实是最重要的,我会认真的去上课,认真的读书,然后去写作业,这个是我最先要做的,那我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充分来利用,来做这些我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打球,那我晚上或者下午都可以去打球,或者我有时间就去看电影,其实你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来做这些你喜欢的事情。而且我还是觉得要把时间规划的越细致越好吧,比如说我会把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放到手机的日历里,包括一些很细致的东西比如几点去健身,几点上什么课,看什么电影,和谁要聊天,这样就一目了然,你就会知道你哪段时间是空闲的,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或是往里面再填一些事情,这样的话你也能很有效率的把一天利用起来。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方法,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有的人喜欢写在本上或是怎样,只要你有这个意识去管理,你就总能把你的时间用好。
Q:学长曾是留学生联络合作部的部长,在部门工作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
A:留联对我来说意义特别特别重大,我都无以为报。它给我留下了一段大学里最美好的和一群你喜欢的人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的经历。这一年里面我们真的特别努力,很拼命的,我们5个人和我们的干事们一起,去做我们喜欢的这些事情,然后又有一些成就;你会觉得这种经历是很激励你自己,也是很值得珍惜的,其实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那其实就因此而产生第二个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你和这些人,我和我的4个副部们,我们的感情真的特别特别好,就跟亲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样。即使直到现在,平时我们5个人也会一起出去吃饭,有任何生活上的事情都会分享;我们5个有考研的有出国的,我们还计划明年事儿大概结束之后一起出去自驾,因为我们原来还老一块儿出去,我们还出去泡温泉,一起出去旅游、吃饭。其实你觉得5个人的感情在大学里面就是一个家的感觉。然后包括整个留联这个部门,我们跟上一届的关系,跟下一届的关系都很好,我现在甚至有这些大一留联干事们的很多微信,这种大家庭的感觉很好,会让你觉得在这个学校里面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就是你认识的这些人会让你感觉不孤独。最后一点我觉得才是说你所谓锻炼出来的能力,因为其实你所谓锻炼出来的能力在你以后工作后是很肤浅的,就是比起来你真正去工作,去实习的那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锻炼很多是在你潜移默化当中做的每一件小事上,比如说你如何去规划一个活动的预算,你怎样和你的干事们把这个团队做好,你怎么样让大家在干活的同时有积极性。留联是一个很年轻的部门,我们接手的时候是第四年,我们5个人就一致决定这一年要把留联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5个人又都是特别付出的人,特有拼劲儿的人,所以我们才会说在第一个学期平均每周都会有一次活动。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很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最后第一次得了优秀部门,然后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就把活动办进了图报,有很多我现在想起来都很自豪的,但是这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努力。Q:最后,学长每天平均看两部电影吗?你会通过写评论或打分的方式去评价看过的电影,有什么电影推荐吗?
A:基本上平均下来得有两部,因为有的时候周末会连看很多部,平时一天晚上会,连看几部。看电影嘛,就比较随便放松。
电影推荐还真是有的。有部电影叫《珍爱》我觉得很好看,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美国的黑人女孩的故事,讲了她在一个很糟糕的生活环境中如何找到自己,在各方面做的都还不错;还有一个叫做《我是布莱克》,讲的是有点欧洲白左的片子,就是英国下层人士和政府斗争的过程,因为他失去了社保资金,又因为各种官僚而无法得到这笔资金,讲了他是与周围人怎样生活的;最后再推荐一部叫《她》,是保罗•范霍文导演、伊莎贝拉•于佩尔主演的,这个片子讲的是一个女性在当代的一种觉醒,有些惊悚但是很好看,今年入选了两部相对来说比较权威的影评人的刊物的年度十佳。 这次采访中,无论问学长什么,他都能迅速地理清几个点或是分哪些方面;从他的回答中深深地感觉到他是一个认真生活并去珍惜每一个难忘瞬间的人,正如他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活的快乐一点嘛!作为一个“糕贵美丽”的人,他做到了积极向上,过得明快精彩。